江苏书画艺术网|江苏书画艺术论坛  江苏书画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溪楼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16:0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溪楼笔记(之一)


陈崇勇



      伏案劳神已久,出门轻松一下。沿走廊来到楼的另一面,独自凭栏,脚下是双溪汇合处,浩荡江水向东流去,数百里闽江从此算起。四下张望,左边汇入闽江的建溪上,有一座清秀的玉屏桥;右边的富屯溪上,有一座如虹的悬索桥;正前方,还有一座横江而过的钢铁大桥。
      
双溪楼上视野宽阔,是南平市最佳的观景楼之一。记得八百年前的辛弃疾过南剑洲双溪楼时吟了两首词。其中《水龙吟·过南剑洲双溪楼》吟道: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他只是过双溪楼就吟了两首词,而我在此楼上呆了两年多,却连一句诗也没有,我心中的诗意到哪里去了?
      
辛弃疾是我敬佩的诗人之一,不妨将自己此时凭栏的所观、所感、所怀之心事和他作一些比较。他眼中的双剑汇合处:上有斗牛光焰,月明星淡,下有潭空水冷,鱼龙惨。意象诡密神奇,充满了想象。而我眼下的双剑化龙已落实为一市标,江心平台上的两根尖顶相对的建筑物大概表示化龙的双剑,张扬而略显造作。在他眼里的九峰山大约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脚下或许还有一排轻盈、纯朴的虚脚楼。而如今九峰山上的绿已经不能让我有所触动,山脚下堆积的那一大排灰白色的建筑,很碍我的眼,真想挥一挥手,将它们扫去。总之,在他的心中,自然山水是可亲、可感、可以抒怀寄情的。而我现在面对自然山水,已经感到明显的隔阂,无法融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对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深入,愈来愈意识到:人类所有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的基础上。因而面对自然常会产生一种愧疚,或以麻木来回避。如果再进行赞美或抒情自己也觉得虚伪。
      
我曾经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诗词)进行深入的研习,背诵了近两千首诗词,也写过数百首的旧体诗,后来走入绝境。我真切地感受到诗词(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形式与现代人的存在背景和语言环境的冲突。这也是触发后来我对中华文化的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原因。
      
辛弃疾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南宋时期,他有过率五十余骑奇袭金营,生擒叛将的壮举,也上《美芹十论》、《九议》等一系列复国方略。他一心报国,却屡遭贬谪,直到临死前还拔剑高呼:杀贼,杀贼
      
从屈原到杜甫,再到辛弃疾,千百年来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自觉地承担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受与思考,形成了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到了近现代,中华民族除了面临救亡图存、富国强国的问题外,还面临着文化覆灭与再生的问题,所以爱国主义也存在着深化与转换的问题。
      
我亦有心事,中华文化的存在问题已经困挠了我许多年,如何解决它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存在质量。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之一是产生新的中华文化精神个体,新的精神个体必须做到:1、挣脱数千年来精神个体对政治势力的依附;2、摆脱一个多世纪来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屈从;3、逃脱现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精神个体的合围。那三种势力象三座大山,更象三个黑洞,无情地吞噬着每一个深陷其中的个体。所以精神个体不能处在黑洞的中心地带,而应该站立在边缘,利用三者之间的引力与斥力寻求立足点。
      
存在未必完全决定意识,但存在对意识的影响决不可以忽视。一个政治体制中人,他的存在意识(特别是价值观念)很难摆脱对政治势力的依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没有几个摆脱政治的漩涡。一个学院体制中人,他的知识系统很难摆脱西方强势文化的控制,因为这种控制已经深入到体制和话语层面。一个市场体制中人,很难摆脱经济利益的诱惑,市场本质上就是人们对物质利益占有的最大化的实践场所。要在各种势力之间,寻找立身、立志、立言之道,完成中国文人精神存在依据之蜕变。这其中的过程,思考起来都很艰难,更何况实践!
      
一旦深入中华文化的存在问题之中,就会发现,那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对其中许多问题的思考剪不断,理还乱……
      
一缕深秋的斜阳穿过城市楼群的缝隙,抹在我手边的栏杆上,天色已晚,要回家了。原本想出来放松一下,却将心情弄得如此沉重,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吟一首李白的《登谢脁北楼》作为结束: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苏书画艺术网 ( 苏ICP备1102558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0713号

GMT+8, 2024-11-11 03:51 , Processed in 0.1969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无锡市易建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