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J0 ?& L, M" Y! j5 O" ^( P 6月28日,由民盟中央美术院江苏分院、江苏民盟国风书画院主办,江苏省中易书画院承办,江苏省佛教协会协办的《云烟供养----大德居士抄经书法作品邀请展》在南京举行。民盟省委副主委、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民盟国风书画院院长刘灿铭,民盟省委宣传处处长章卫平、组织处副处长肖波、社会服务处副处长袁骞等出席开幕式。
* j8 C" V0 [1 Z& G) ] 盟内著名书法家刘灿铭、徐燕、赵彥国、马亚、郭列平、陈金纯、章卫平、张筱膺、童迅、仲冲等应邀参展。省内书法界青年学者和十余位佛教界人士共34名书法家携百余幅作品参展。据悉,由著名书法家手抄经文的作品展览在南京尚属首次。6 U5 w: F( v( L, R7 t2 \' \
开幕式上,刘灿铭接受了新华网、扬子晚报社等记者的专访。他说,经文是佛教的典籍,在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佛陀话语和宗教典籍多是通过许多高僧大德的手抄经卷得以传播的。敦煌留存的经卷中,有许多都是手抄手写的。
; K' C2 c8 \/ G! O9 h2 w! @ 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抄经并不只是出于功能性的实际需要,还是佛弟子表明虔敬佛祖、尊佛礼佛的修行行为。大德居士通过恭敬虔诚地书写经典熟悉教义、接近佛理,同时通过日复一日、不惧严寒酷暑地坚持和坚守,颂咏与誊写,磨炼自己的心性,提高自己的修养。
$ b0 k' P7 I8 F9 l) d 刘灿铭表示,抄经需要潜心静气,心怀极大的崇敬。抄经者在书写上,无论使用何种字体,都会极工整、认真地书写,这注定使手抄经文在书法上产生出内在的可欣赏性。因此,手抄经文不但是佛教的智慧精华,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C/ S+ t X Z x! }, S5 w 正是因为抄经具有的宗教与艺术的双重价值,所以即使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尽管弘法利生有了更为多元化的选择,但抄经仍然是许多大德居士和书法爱好者非常喜爱的创作形式。
9 U& P0 z6 U! j5 P! d" \! | 新华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媒体作了广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丁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