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江苏书画艺术论坛  江苏书画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家孙晓云作客江苏网谈书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5:4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家孙晓云作客江苏网谈书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点击中国江苏网。今天我们就有幸请到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孙晓云老师!(全国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先后被授予“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2007年的时候,又当选为书法界唯一的十七大代表。)
孙晓云:网友朋友们,你们好!
主持人很多人评价您的书法作品是贴近生活,看上去倍感亲切,能够给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特别的评价?
孙晓云:因为多少年来,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来,大家写字都是抄抄唐诗宋词啊,抄一些古文,因为我是这样想,你看从古代碑帖来看,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就是讲下雪了,天晴了。怀素《食鱼帖》,就是我吃一条鱼,都是讲生活中间的事情,其实并没有说一定要写一些什么文章,抄一些什么东西才叫书法。过去古人,书法是实用性的,有两种意义,一种意义是为了张榜公示,一些比较正规的章程和一些什么通知、告示,叫章程这方面的,这是实用性的。还有一种实用性,就是人和人之间所有的交往,所有信息的沟通,我们现在有多种渠道,有电话、手机、电脑、传真,还有邮递,过去这些都没有,它只能通过书写,书写一个小纸片,或者书写一封信这样来传递,所以书法,写字当时也没有钢笔,完全是毛笔,更多的是除了所谓工作的当时的这个需要,很多都是人们之间互相交流,生活的一个必须品,完全实用性的。就和现在每个人用手机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古人人人都会写字,因为是必须的,是实用性的,所以我从这个角度,就想还原它的本来面目,所以我写了《书法有法》这本书,其中一章写到庄子有一句话叫请循其本,就是书法我们回到它的原始面目,作为法帖,为什么叫帖?正是当时李世民收集了“二王”的很多的小帖子,来作为范本,也就是记录生活的,就是很随意的一些东西作为法帖,所以我们要回到书法的源头,法帖正是记录很多生活中间很随意的事情,这个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本来书法就是生活中间的一部分,人跟生活紧密相连的,所以我就把自己的生活也放进去写一点,实际上是想体验和尝试一下,中国文人当时的书法和人的之间的这种关系,也是一种自然的体现,如果是讲传统的话,这应该是最传统的,最反映书法的帖的原始面目的。
主持人:王羲之在大雪初晴的时候写的帖,是不是可以说书法和心情也是有关系的?
孙晓云:这个不是,书法你要看什么文章跟心情有关系,但是书法你很烦躁的时候和你很平静的时候,书写起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持人:我记得我中学的时候写日记,后来再翻看日记的时候,发现我的心情的不同会体现在我的字体上。
孙晓云:会的,如果很烦躁的时候和很安静的时候,这个毫无疑问,做任何事情都有这种体现。
主持人:我们知道你将书法比喻成女子每天要做的“女红”,你可以讲一讲这个典故吗?
孙晓云:“女红”是过去古来有之,现在对妇女有一种要求,尤其是和男子同工同酬,这个平起平坐的竞争,但是,过去对妇女的要求往往是根据妇女的天性来,你比如说,我们过去女儿经啊,道德经啊,很多方面是对女子都是有一种要求的,比如说,没有文化的家里面的女子,编制、烹饪、烧饭,尊敬老人这都是一种要求,但是对于有文化的家庭来讲,琴棋书画都有要求的,但是建立在妇女处在家庭的一个次要位置上,不是作为养家的一个主要的,那时妇女没有工作,男的承担抚养家庭的义务,就是他要挣钱,要有社会性,但是妇女往往是在家的,这个是对在家妇女的一个基本的要求,这个从某种角度,也是符合妇女的心态,就是说,她能够在一个比较封闭的一个环境下面,静下心来,做自己的“女红”,就是我刚才讲的琴棋书画,烹饪、孝敬老人,教育子女、相夫教子,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爱好,心平气和做这种事情,这时候,很有利于家庭的和睦,这是过去的要求,叫“女红”,但这种心态,如果是我们妇女多存点这样的心态的话,更适合妇女自身的生理的平衡。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说?
孙晓云:我是观察过的,你比如护士,为什么男护士少,因为男的不适合当护士,他去端杯水啊,去安抚老人,安抚病人啊,这就是妇女的特长,你说叫男的做事硬梆梆的,做的觉得好像不舒服,不管男人,女人,都是希望一个漂亮的女护士,或者女人、母亲,你比如说,为什么孩子很依赖母亲,即便断奶了他还是依赖母亲,因为母亲有这个母性,能让孩子,让周围的人觉得她很慈祥,很宽怀、很爱护、很关爱,这是特征,你比如让妇女冲杀举刀举枪冲在前面,这往往是男人做的事情,你不得否认,这个世界上就有两类人,这两类人承担的社会义务,不是人为划分的,是根据人的生理特征,生理、心理的特征,长期人类的发展慢慢形成的,但是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很多很多的要求,已经超出于妇女的自身的,超出于男人自身的某些特点了,所以当代的人为什么感觉到经常会很累,生活节奏加快,关键是,你要找到你最适合干的事情,因为你现在工作,不管你喜爱不喜爱,你工作你就只得干,过去呢不是这样,你比如说,很多文人,我喜欢写,我就写,我不喜欢写,我就不干这个,我就干别的,他没有一个时间观念,我们现在还有什么时候上班几点到几点,过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是随着大自然的,比较贴切的,人的一个比较缓慢的生活状态,人的几千年、上万年发展的历史,是根据这个机能的形成,是根据这样的生活状态,这样的时空,这样的历史背景形成的,但是,我们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男女平等的这样的日子,实际上是对我们上万年,人类形成的这个古老的身躯有一个很大的矛盾,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人面临的东西,不光是文人,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问题是上万年的人类没有面临的这么快速的发展,而且,观念的这样的更新,但是,人类古老的身躯、古老的感情、古老的心理,要适应看来还是得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主持人: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用纸笔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对普通大众而言,你觉得书法存在的实际价值还有多少?
孙晓云:现在书法已经没有实用性了,过去古人的书法是跟他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使用手机,过去每个人会写字,都会用毛笔写字,在没有钢笔的情况下,但是这个实用性现在已经消失了,不要说毛笔了,钢笔、铅笔、圆珠笔,所谓硬笔也都要被淘汰了,现在电脑,你看你现在就不用笔了,我前天在报纸上看了一个信息,整个图书馆的所有的书,都可以用一本电子书,可以把图书馆多少万册的书容纳在里面,不是逐渐也要进入一个无纸时代,所以这个纸都没有了,还写干嘛,现在喜欢中国书法已经成为纯艺术,人真的是不怎么需要了,书写已经不太需要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可能连硬笔都越来越少了,我们下面出生的孩子,对中国汉字的书写,已经是越来越陌生了。 --------------
主持人书法会不会成为像云锦一样的物质遗产?
孙晓云:我觉得不一样,因为云锦也好,京剧也好,是很少一部分人在做的这个事情,即便在古代也不是人人会绣云锦,人人会唱京剧,但是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实际上是每个人都接触到的,我们可以讲,过去中国的文字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认字,现在是交给了中文系,第二个是书写,现在交给了艺术系,美术系。吟读,就是我这个怎么念?认、念、写是三位一体的,现在念交给表演系,交给朗诵表演,完全被肢解了。我觉得呢,对我来讲,是承担了书写的这么多年的体会和责任,因为书写和中国汉字是紧密相连的,这个汉字你不会书写,你中文只会了一半,是不是,那么,由于这个网络的发展,电子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快啊,这个历史只有从硬笔一直到现在,从淘汰毛笔到现在,也不过就半个世纪,半个世纪在人类发展史上是非常短的时间,钢笔真正进入中国,还是在上个世纪初,到现在也只不过一百年,钢笔进入中国的时候,并没有让所有的文人不用毛笔写字,我们小的时候还有大字课,我们还抄什么文革时间还抄大字报,还是实用型的,现在真正淘汰了,也就我看也就二三十年,现在我觉得,这个不是中国书法的一个艺术的问题,书法不光是承载的艺术,它是承载的中国文化的文字继承的问题,这个文字呢,恰恰又是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我把它称成中国文化的母体,因为你首先有中国文字,才有诗歌、散文、哲学,才有各种类科的发展,你要灭一个国家,首先是灭它的文字,文字没有了国家还有什么,恰恰书法是我们中国文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你中国人光认字,你都不会书写了,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关系到中国文化是否能够正确的,正常的继承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不是仅仅承载着一个艺术,我们如果对书法仅仅作为书法艺术看,太狭隘了。
主持人:我们了解一下,聊天室里网友的留言,创新是现在很热门的一个词,大到一个国家,小到单位和个人都在追求创新,作为知名书法家您怎么看待创新的?
孙晓云:我觉得这个超越前人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都是想做这样的事情,但是科学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是不一样的,科学是一定在淘汰上面发展的,你比如说,我们很多东西都淘汰掉了,比如说煤油灯啊,比如我们小的时候用的那个写字板,现在谁还用呢,还有那个过去的吸水的钢笔都淘汰了,实际上这个不断的发展,就不断的先进,实际上是建立在淘汰上的,但是文化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文化是随着人而形成的,我们只要我们人的生理和心理不变,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有关于亲情、有关于家庭的这个还存在,所以人的伦理和人的情感,包括随之而来的文化,它的变化,它不是随着科技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有特定的规律,所以文化的创新,应该不是刻意的创新,不是在推翻前人之前的创新,如果是讲推翻的话,经常有些文革语言,不破不立,现在证明这个是很荒唐的事情,对待文化,首先是我们要推翻,要继承,首先要建立在对它的完全了解的基础上,科学也是这样,我们要推翻前面的一个东西,必须是对前面的东西很了解,然后我再去创新,再更新。但是文化有一个问题,和科学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什么呢,科学它可以移植,比如说你录像,刻个盘就可以复制,文化不能复制,也不能遗传,你不能生一个孩子,他就是天生的书法家,这个文化的东西必须是从小到大,随着人的成长一点点积累,所以我在我的书法集中间有这么一段话,我说文化的继承是要靠一个人几年、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辈子的心血,他的承传是靠一代接一代人的薪火传递,是需要长期的不断的积累和努力,你像写字,因为过去古人没有视频,承传是上下承传,你即便你看了视频,即便写给你看,你还是不会,不是把我的这个视频,或者把谁的碑帖在脑子里一装,你就会写了,它必须是要长期的磨练的过程,不是以一个复制能成的,所以文化不能遗传,也不能复制,它是一个非常艰巨而长期的一个继承,就是需要付出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长期的努力,它跟科学的复制和移植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主持人:另一个网友说,我在给孩子上书法班,也希望他将来可以成为像您一样的书法家,可是孩子学习成效不大,想问问您是怎样走上书法家的道路的?
孙晓云: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想过要当个书法家,这个是家传,从小你必须要写,第二个就是喜欢,热爱,就是兴趣,一天不写就难过,天天写,我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像就是一个对这个不感兴趣过,就像长在身上,挖都挖不掉,当然非常喜欢,真正在有个书法家的一个概念,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就是说,不断有书法展览,有评奖啊,有什么,大家你慢慢推出,把你成为书法家了,在我心目中,我真的是从小到大最让我能够开心的事情,就是一个我能写,第二个大家能说这个字写的不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至于是不是书法家,我觉得根本从小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么现在大家为什么要把孩子往书法家这个路上去引导什么的,关键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实用性没有了,书法作为纯艺术啊,觉得从事的人就非常少,你看你们现在还有一个社会背景,现在是不是在战乱的时候,书法家日子过的挺好的,作为一个职业啊,但是我觉得,书法作为职业,观念是不对的,书法应该作为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每个中国人必须会写字,至于你写得好不好,至于你写的是否能够成为专业,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人人必须会写,必须知道它的规律,它的结构,怎么才是美的,怎么才是中国传统书法真正的美的欣赏,这个教会每个人是必修课,没有说问孩子你是不是有兴趣要了解中国书法,跟物理、化学一样,不管你喜不喜欢学,是必修课,就像我们去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参观美术馆,了解中国书法,是一个必修课,必须学的,没有说你是不是还征求他的意见,上兴趣班,这是误区。现在是把书法作为一个兴趣,这是我觉得很荒唐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一直就我的可说的范围,其实我就是非常希望,作一个提案,书法能成为,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个必修课,从小到大,必修课。因为现在书法也不能作为一个升官晋爵,仕途的一个门槛,过去科举时代,学而优则仕,这个前面呢,是书而优则学,首先看你书法,你书法不好,你秀才也不要考了,这是第一道槛,但是现在这个不是,你外语怎样,考研究生,外语怎样,你计算机怎样,有没有说你书法怎样呢?我是觉得中国这个方面,如果你考大学,考公务员,甚至是考任职位,你把书法放进去的话,那么全民一定会对书法重视起来。 --------------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一直呼吁中小学普及书法教育,这件事情现在有怎样的成效了?
孙晓云:这当然是我的希望,是我的一个责任感,我写的这么多年,我的体会,因为前几天,有一个江苏教育厅的女同志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她是从事教育的,江苏这方面确实做的不少事情,就是在书写,在上语文课的同时,小学生作为一个书写的竞赛,不叫书法竞赛,就是说你看你怎么本钢笔字、铅笔字写好,毛笔字作为和教育同步的一个竞赛和一个教育,作为普及,平常你的功课怎写,你书写怎样,他是必修的,而且是一个范围很大了一个普及教育,我是前两天才知道这个事情,我觉得是很欣慰的一个事情,因为江苏是文化大省,在建文化强省,我觉得如果是从汉字书写,就是文化最基本的这个元素抓起的话,一定会有一系列的,会有很丰硕的成果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聊天的过程中你也提到了,你小时候并没有说我梦想成为书法家,我们很想了解一下,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孙晓云:我小时候的梦想有两个,曾经第一个是想当医生,我从小经常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就把医生的药方记下来,然后我跟我妹妹在一起玩的时候,就给妹妹开这些药方,你感冒了开什么药,你发烧了开什么药,我很想当医生,第二个愿望我特别想当侦探,我特别佩服的一个英国女作家就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小说拍了很多电影,她作为一个女的,她用她独特的思维模式,推理探案,把一个本来模糊的,她提出一个问题,把很多线索放进去,最后一层层剥出来,这个思维的模式我特别喜欢,而且她又是个女的,我就是看她的书很亲切,我特别喜欢她的书,不光是语言,她的思维的整个过程,非常吸引我,所以我的思维模式很多也就是跟她比较接近,我喜欢这样的推理探案的模式。
主持人:我们再看一下网友的留言,他说,小的时候父母说字如其人,看一个人的字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八九分,你觉得是这样吗,您觉得爱上书法给你最大的收益是什么?
孙晓云:字如其人古来有之,确实是这样,在DNA,人和人之间的这个差别的鉴定之前,笔迹鉴定就是,是你而不是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因为天下的笔迹,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这个实际上是一个人有形的NDA,在没有DNA以前往往靠笔迹,这个足以说明字如其人,但是古人的字如其人,是从字的专业角度讲的,你这个字写的怎样,写的风度怎样,写的情趣怎样,往往反映一个人的气质,这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但是这个字如其人,似乎在今天已经逐渐给淡化掉了,因为书写都慢慢淘汰了,所以这个字如其人,现在来说比较奢侈。
主持人:我很好奇,你作为知名的书法家,比如给您看几个人的字,您能够看他的字知道他的性格吗?
孙晓云:可以看出来,而且你跟这个人接触一个小时,还不如花五分钟看他的字,但这个主要是钢笔字,是他的必然反应,因为毛笔可能还有一点纸啊,笔啊,墨的一些客观的因素放进去,钢笔字是最能反应一个人的。
主持人:您爱上书法最大收益是什么呢?
孙晓云:让我觉得心里的平静,让我学会了怎样做学问,怎样思维,怎样思索一个问题,怎样做人,我觉得,我就是书法像我一个拐杖一样,它帮助我,我在书法的整个的书写研究半个世纪的过程中,它给了我很多的东西,不断的教会我,怎样思索和做人,给了我很多滋养,我很感谢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5:47:41 |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很多人好奇,您作为知名的书法家,您为什么在家里还是选择自己买菜烧饭,很多家务活都是亲自动手?
孙晓云: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荒唐的结论,好像大家都认为是,你该做这个事,你就不应该做那个事,我觉得这是在这个时代的一个,就是说,没有它的必然性,这个是不对的,我谈到一个手工业,我觉得做家务,实际上很多是手工的一个劳动,因为我特别喜欢手工的事情,在我的观察中间,只要你手在做事情,你的思维,你的注意力是很专注的,你比如说,我曾经到雕刻厂,到刺绣车间,到做紫砂茶壶的各种车间去看,只有是那些工人手在做事的,没有一点声音,他是不说话的,眼睛就专注于他这个事情,这个时候你量他的血压和心跳一定是很平稳的,是利于身心健康的,只是你不是过度的劳动和作业,实际上做某一个专注的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是心态很宁静的,这是一个手工带来的一个心态,做家务也好,书法也好,实际上跟手工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为什么说女红,就是说一个妇女能够用手在做自己心爱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她心态会很随和,会很宁静,很安泰。这个就是实际上很利于自身的健康,很利于家庭的和睦,你在做家务,你不要说,我在劳累啊,为你服务,为什么你不能把它作为一个手工的乐趣,又是你生活的必须,我是很喜欢做,只要手在做事情。
主持人: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你很多次提到家庭,你觉得事业和家庭哪个更重要?
孙晓云:当然是家庭重要,我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女儿,是一个女人,是一个妻子,现在是一个丈母娘,我觉得是享受生活,就是一个生活中间的女人,才是最根本的人,然后才是一个艺术家。
主持人:您说过您非常享受这些亲情,在这些亲情当中,您能讲讲让您印象非常深刻的事吗,或者是最难忘的一件事?
孙晓云:享受的也有快乐的事情,也有很痛苦的事情,都是亲情,比如说你的欢笑,你的眼泪,你的宁静,其实都是亲情包含在里面的,我只要是我能够看他们健康的活着,他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一个享受有欢乐的也有痛苦的,那么痛苦可以称之为享受吗?
孙晓云:那是,生活中就是所有的生活包含了痛苦,这就是生活,没有欢乐哪有痛苦,没有痛苦哪有欢乐,喜怒哀乐是一个人始终存在的,不可能永远快乐或痛苦,我们就是说,在你非常宁静的面对你的所有的快乐和平静,这就是生活,你的快乐,你的痛苦也好,不可能没有痛苦,因为人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本身就是痛苦的事情,难道你眼睛看不到吗,你自己没有你的经历吗,永远是存在的。
主持人:聊到这里,我特别想问一句题外话,我私下问过很多朋友,你一生当中你觉得最后重要的什么,每个人给我不同的回答,如尊严、健康,爱情,钱,生命,你觉得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孙晓云: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亲情,因为我觉得亲情后才是友情,然后才是我的爱好,因为我不把它作为一个事业看,我作为一个爱好,但是,由于现在的我担任的工作和我现在从事专业到这个年份,更多的还有一种责任感,就是责任感对中华文化传统书法的继承,但是我始终坚持,我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女人,是一个女儿、妻子、母亲、丈母娘,才是我的所谓事业,这个是我坚定不移的,亲情是一个人的情感中最重要的。 --------------
主持人:我们继续关注一下网友留言,有一个网友说,为了发展南京书法事业,你出资设立了孙晓云奖励金,据说这个是全国第一个以个人姓名命名的个人书法奖励基金,可以说一下吗?
孙晓云:我不知道这是第一个什么奖励基金,因为当时在2007年的时候,南京市委市政府,南京市委宣传部,他们进行一个南京十大文化名人的评选,我被评为“南京十大文化名人”,给我十万块的奖金,我当时拿着钱觉得特别沉甸甸的,我就想把这个钱捐出去,那以怎样合适的方式,是社会给了我这个荣誉,我怎样再回报社会,就是我想更多的培养和奖励一些优秀的书法家,他们在书法事业中间做出了贡献,做出了成绩,所以我就把这个钱放一点在这个里面,我先放了五万块钱,现在已经奖励了两次了,我想,奖励的钱用的越多,就证明成绩越大,我希望它用的更快,我再往里面放,这个基金不是以一个限度的,就是说它用完了我再放进去,用完我再放进去。
主持人:在我们看来书法理论书籍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你写了书法有法这本书,销量达到4万余册,创新的理论书籍的销售奇迹这是什么原因?
孙晓云:当一般的书法理论的书呢,都是有它的基本的规律性,叙述的规律性和特征的,因为我是长期不在院校,因为我从小到大的思维处在一个比较自由的状态中间,我前面跟你讲过,我比较喜阿加莎.克里斯蒂,所以她的思维模式和叙述模式我是非常喜欢的,其实这本书,我无意当中,把学术这个书籍通俗化,就是以第一人称,然后,以自我的体验和体会为轴心,让大家感觉到我在说一个故事,以第一人称让人感觉很亲切,一般看这个书的人都说我连着三天把书看完放不下来,我自己无形中这样做了,可能我不在这个约束内,我有一种可以用另外一种我自己的模式来写,当然也是我不知道会这么畅销,我只是当时写的时候,我觉得这样写,目的是让人能够懂,一定要让人觉得你看了要丢不下来,你看了就会觉得,就是一个在讲一个故事,因为我觉得你要强行灌输人是很吃力的,往往看不下去的,我想能够以一个引人入胜的一个方式,抓住人的阅读的兴趣,当讲故事一样的,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带进去,只要你认识中国字,有正常的思维都可以看,所以普及的面就特别大。
主持人为什么叫“书法有法”呢?
孙晓云:主要是我的一个书里讲的最基本的观念。这个中国书法为什么叫书法?日本人叫书道,韩国叫书艺,为什么中国叫书法?这个法,为什么不叫画法,叫书法,这个法是什么意思?曾经引起过我很长时间的思维,那么经过长时期的书法实践、研究和综合,看了很多古人的书论,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是怎么写的,然后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我是看到的,为什么讲书法有法要强调这个事情,因为现在的社会背景就是过度的强调个性,强调张扬,强调彰显,但是往往容易忘记它共性的东西,比如书法强调一个个性什么的。当然个性是毫无疑问的,你书法不管强调不强调,你体现的出来的字如其人,一定是不一样,个性是必然的,往往共性才要你花时间、经历去遵守、研究、实践、磨练。往往磨练的是什么,是你的共性,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共性,但是由于这个时代,书法已经不成为实用性了。因为法度才能作为共性,现在法度可以淡化了,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特别强调了书法有法,主要是为了这个背景讲的。我当然不是说反对个性,个性是你反对也没有用的。你这个主持人和另外的主持人必然不一样,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只要你真心的在做你自己,你老老实实按照共性你去做,十个人临王羲之,那是十个人一定是不一样的,你像是唐代的储遂良、虞世南和冯承素三个人临南亭,哪个人是一样的,我们都能看出来,这个是冯承素的临本,这个是虞世南的临本,都不能看出来不一样,他们那个时候这么强调就是个人的临本,一定是每个人的临本是具有它的严密的共性的,临本嘛,以它为楷模临的嘛,三个人个性自然显凸,你不可能埋没,所以个性我们不是刻意追求的,是自然流露的,但共性才是我们必须遵守的东西,必须学习的东西。
主持人: 孙老师怎么理解“德艺双馨”的?
孙晓云:我觉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它的标准,我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我理解就是现在的书法家也好,艺术家也好,大部分人都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是国家发给你工资,给你一个机构,让你在里面,培养出来的。我觉得这个“德”应该,我们能够作为一个书法家也好,是应该更多的要回报社会,所以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放在一起的时候,应该以国家的利益为主,这才是衡量当代艺术家的一个标准,比如说面临国家有危难的时刻,你是不是愿意为国家奉献,愿意为国家付出,这是衡量你是不是“德”的标准,然后“艺”呢,我们上个时代以这种风格,大家都很推崇,过了一些年,大家比较喜欢这个这样的,这个“艺”是根据时代背景和人们喜好有一些变化的,那么我是认为最终的“艺”作为艺术家讲,你是不是为了你喜爱的艺术能够竭尽全力,是不是能够毫无保留的贡献出你的这一生的精力,这个就是“艺”的一个标准,因为每个人的“艺”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其实在咱们今天聊天的过程中,发现您是非常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那么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一定是幸福的,我们也祝愿孙老师和广大网友都能有幸福和美满的生活。我们今天的网络直播到现在结束了,感谢孙老师接受我们的访问,也感谢广大网友的参与,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11 22:53:17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看看,很受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苏书画艺术网 ( 苏ICP备11025583号-1 ) 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0713号

GMT+8, 2024-12-26 22:54 , Processed in 0.2129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无锡市易建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