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章法 一、2 K; P( E8 r5 P" t
平正、均勻 這是最基本的要領,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勻稱妥貼。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將筆劃故作盤曲的姿態填滿空間,也不能如鉛字一樣呆板。一般以筆劃繁者不覺其繁,筆劃少者不覺其少的處理手法為主。漢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細細體會。 二、
( E4 W6 O0 C5 \ d5 u+ I8 a 疏密統一5 G/ R4 E6 S7 g+ M
對印面文字筆劃多寡差別較大的印,古人有時以「寬可走馬,密不容針」的方法處理,對多劃字不讓其佔地多,對少劃字反給予較多的地位,從而使疏密對比更強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時還可調整文字的異體和繁體,人為地安排疏密(如萬、無、一等)要彼此統一。 三、巧拙、粗細 印章的風格應提倡多樣,「巧」「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纖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則就參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則應參之以巧。在傳統藝術中,「漂亮」並非好字眼,常作為貶義詞,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評為「太漂亮」的。印文的粗細,是在篆印時就得注意用筆,這與作者的書法和金石修養有關。應多的留意並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線條粗細的自然處理。 四、增減、重覆 為求全印妥貼,對部分文字有時要作增減處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減,增減的筆劃也不能太多﹔增減要不礙字義,不失篆體。如增減後變成他字,或章法上並無需要而強自增減,全弄巧成拙。 印中有重複字接連出現,一般以二小點代替,如不接連出現,則要變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單調。 五、挪讓、呼應 挪讓即在字有空處無法填實,或一字筆劃無法使之平正方直時,伸縮文字所佔地位,移動文字筆劃的位置,使全印氣勢寬展的辦法。呼應這裡主要指在章法上兩個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間)經過人為的強調,使之起到此呼彼應作用的一種手段,一般有「對角呼應」、「開頭呼應」、「盤曲呼應」、「留紅呼應」等。 六、盤曲、變化 字體有的帶方勢,有的帶圓勢,有屈曲、有的平直,為求章法上的協調,對個別字可作屈伸方圓處理,但一切應視印文而定。同一內容,如要求連刻數印就要變化字體,或增減、調整其字體結構、位置、或加置印框,或變化流派風格,變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對幾根平行線條,也應使粗、細、長短、波折、頓挫、斜度等取得變化衝破平淡、板滯局面。 七、穿插、 筆 有時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與字相互顧盼,往往將其中筆劃隨勢伸縮,上穿下聯以達到氣貫勢連。但採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有時白文印筆劃繁多瑣碎或平行線條過多,則可對文字作「 筆」處理,使全印渾為一體。並筆相當於書畫上的「墨滲」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圍要防臃腫,在內心必留細眼,而不是隨意信手所能達到的。在臨印時應留心學習名印中的 筆法。 八、留紅、空白 印章的留空處,在白文叫留紅,朱文稱空白。尤其白文,大塊留紅,可以給讀者強烈的印象。篆刻講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這「布白」也即留出空處,實在是最要緊的事。好比造屋,設計前,先得定好門窗地位一樣,在設計印稿時也得規劃好何處留空,這種範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見的。 九、離合、變形 離是將字形太侷促者分開、使者寬展﹔合是將字形太散漫者連一體,不致造成幾個字的感覺。但要離合有倫錯落有致,離不致散,合不致侷促才好。有些字筆劃繁簡不一,線條排列方圓雜陳,就須變動其字體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長為方,或化方為長,以取得統一調和,給人一種新鮮感。 十、 文、合文 印章文字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時為了佈局上的需要,將繁簡懸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對稱,將文字的次序作逆時針方向處理,就是「 文」。有時為將單數字排列成雙數字那樣均衡,或將一簡一繁的文字或兩個較簡單的文字處理從只佔一個字的地位,這便是「合文」。 十一、草、隸、楷外文字 除篆書以外其它文字入印古已有之,須參考「元押」、「龍門二十品」、「漢簡」等資料,使之有金石息。偶以外文字母入印,也要以漢字結構變能處理,使之與其它渾然一體。很重要的是必要多多揣摩有關的傳統資料及名家作品。 十二、加邊,界劃 在創作中,為求全套印譜之形式多變,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類界劃,邊框。所要注意的是,是所採取的界劃同所配的文字要合乎印章的傳統體制如在周秦格式中,填以漢印文字或宋元文字,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十三、十宜十忌
十宜: | 1.筆劃、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詳 | | 2.筆劃、字數少的印宜排列得沉著 | | 3.方筆方形字宜豐滿 | | 4.圓筆或圓形筆宜挺勁 | | 5.單筆無所依者鋌而略帶濡澀 | | 6.有相同的筆劃的字宜緊湊而排列得有參差 | | 7.多轉折之字宜靈活 | | 8.字的橫劃或直劃宜刻得渾厚 | | 9.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勁 | | 10.白文一般宜刻得質樸 |
十忌: | 1.筆劃方正忌板 | | 2.筆劃圓轉忌滑 | | 3.字數少忌散漫 | | 4.字數多忌雜亂 | | 5.巧忌纖媚﹔ | | 6.拙忌狂怪 | | 7.筆劃瘦忌單薄 | | 8.筆劃肥忌臃腫﹔ | | 9.筆劃轉折忌露角﹔ | | 10.字之起筆,終筆忌尖而銳 |
印邊處理 印章加邊就好比房屋之有牆垣,它是一方印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文印一般在印的四周稍留一圈空地作邊或另加邊欄,不論朱白文,為免頭重腳輕,一般下端留邊稍粗、其它三面邊的粗細、完整或斷殘、搭連文字,以及借文字的橫豎筆劃作邊(借邊)、乾脆無邊等形式處理,都要根據印文的具體情況,?在注意到印章的傳統形式原則下加以靈活變化。 殘邊法 殘邊,也稱擊邊。這裡另立一講,實因此法與佈局有極大的作用。一般不懂殘邊之法,只要於邊角過新處略加敲擊使之渾厚與印文協調即可,而工整的仿鑄印及圓朱文則不宜殘破。 在邊欄與印文線條過分對稱平行之處,或為了破長直線,或在印文能通體悶塞的情況下,以及因線條太光潔與呆板,都可用殘邊法使之舒暢通氣,使印文線條活潑而富於變化。殘邊可用刀桿敲擊,也可刀尾研磨等。 名家印中的殘邊 名家印的殘邊,大多恰到好處,即使破,也必破得有板有眼,而不同地那種一味敲擊,毫無道理的殘破。 印文的殘破 古印的殘缺破損給人一種蒼茫古樸的感覺,這是古印年代久遠,斑剝鏽蝕的自然現象。在篆刻中適當地摹仿這種破可以補救印章的板滯,增加一些古意。但不懂此法而矯揉造作地妄加敲擊,甚至認為越古是完全錯誤的。一般地說,白文印中大塊留紅太多,或印文過密過勻,在章法上需要使某兩字靠緊,均可施以敲擊,?使之渾然一體。但要注意橫劃宜豎破,更要防止以殘破不當而改變文字(如「田」變「甲」、「天」變「夫」)。甚至弄得面目全非,還要注意殘邊與印文殘破的統一。 古印中的印文殘破 印文的殘破必與印邊列殘破相統一,力求自然,又不能破得面目全非,或兩字破連成一字,具體的規矩是沒有的。 名家印中的印文殘破 名家印中的殘破都別具匠心,值得我們研究學習。殘破無定法,關鍵要自然,通過殘破要表現一種渾樸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