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方面延续着近年来持续发展的大势,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参与人群的规模化、与其它市场间关联性的增强,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艺术市场不断拓展的深度与广度;与此同时,在2008年下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又必然直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某些艺术门类不同程度地进入盘整期。 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观察,国际艺术市场的前一个峰值出现在1990年,当时由于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以及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艺术品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当时纽约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指数下跌了50%,欧洲下跌了70%,并且用了将近8年的时间才重新恢复增长。除了1990年的案例,对于艺术品市场其他涨跌过程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品市场的涨跌过程形象地说就像是“走楼梯、坐电梯”,即上涨的周期较长,而下跌的周期很快速、很剧烈,原因是因为艺术品不是基本的消费品。1990年的情况是,纽约市场用了10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价格下跌,之后则进入了较长的盘整周期。按照历史的经验加以判断,如果说2008年3月我们已经在纽约市场中看到了价格跌势,那么到2008年12月应该已经基本走完了它的下跌周期。而从目前纽约等中心的整体价格下跌20%的数据来看,可以看到这一次的情况并不会比1990年还糟糕。 如果我们回顾2002年至2008年的这一波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增长行情,就会发现这一波行情的增长动力,既来源于艺术投资的资金增量,又来自于新兴市场的购买力参与,因此结论是这一波行情不是周期性的增长,而是结构性的增长,这也在客观上令当今的艺术市场具有更大的优化可能和支撑力量。 相对于欧美市场,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占市场总体比例70%以上的品种,是非常有特色的区域性交易品种————中国书画和中国古董,而且其中占份额38%的中国书画行情,在2006年之后就在前期增长过快的基础上经历了2年左右的先期调整,并在2008年之后重现了恢复性增长。因此即便受到国际性的影响,如与国际联动性较强的当代艺术方面出现了行情的下跌,但由于这一部分所占比例只占到了市场比例的30%左右,因此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稳定性由于其特殊性而愈加突出。由此来看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2008年的基本面仍然较好。 因此,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我们相信仍然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投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