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画艺术网|江苏书画艺术论坛  江苏书画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90|回复: 0

展讯丨"痕迹"——鲁迟绘画展将于2019年1月5日在南京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9 11: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痕迹——鲁迟绘画展

丨主办单位丨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
丨协办单位丨
现代快报、艺加文投
得贤文化、莱斯文化
十楼
丨承办单位丨
兰亭会艺术馆、九畹书院
丨展览地点丨
兰亭会艺术馆(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1 - 6号)
丨展览时间丨
2019年1月5日-12日
丨开幕时间丨
2019年1月5日 15:00

2.jpg
鲁    迟
1956年生于南京。现为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民盟江苏国风书画院理事,民盟江苏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江苏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艺术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作研究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协友好协会会员,中国画院特聘画师。
参展获奖概况:
2003年由中国文化报、江苏省文化厅联合举办,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书画展国画《夜》获金奖
2004年获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第六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国画《夏荷》
2006年由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第三届书画、摄影大赛国画组《荷塘月色》获金奖
2007年参加中国国际水墨画大展。
2008年由江苏省文化厅举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展获金奖。
2009年又获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博览会国画组《山水清音》获优秀奖。
2009年在南京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2010年赴香港举办鲁迟细笔山水画小品展。
发表出版概况:
《2009鲁迟大型山水画集》上册、《鲁迟山水画册》、《2010鲁迟精品山水画集》、《2010鲁迟现代水墨画辑》、《2010年鲁迟近作山水画册》等国内大型刊物、中国美术出版整版报等、江苏新华艺坛整版报等。

有鲁来迟

       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着这样一件轶事:唐代阎立本到荆州,第一次观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第三日又来看,曰:‘“名下无虚土”。最后佩服地“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我对画家鲁迟的印象,也经历了类似的三个阶段。
       记得初次见到鲁迟的画,是他的大写意花鸟,笔墨倒是活活能转,但总觉得缺少了神采。一年后再次看到鲁迟的几幅工笔及小写意的人物、花鸟画,开始感觉到了他腕底的飞舞悠扬与浑合自然,对他生起了更多的好奇心。前阵子又看到他的一批意象山水、花鸟作品,开始惊诧于他画面中的哲学意味与形式美感。在连续几次促膝长谈并观看了他大量的画作实物之后,我对这位民间高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怂恿他作这次个展,以便让更多的人能认识这位才情具足的“草根”画家——是草根画家,却不是一般的草,是冬虫夏草的“草”,注定是要像金子般发光的。
       对鲁迟了解越多,就越觉得他是个“惊心动魄”的人。他的人生经历听来“惊心动魄”,他说话的嗓门也听来“惊心动魄”,他的画,更是让人“惊心动魄”。鲁迟早期的画以山水为主,作品风格与他的性情高度一致,都是一幅“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惊心动魄的豪放气象。那些全景的山水,有着气吞山河的气魄,有着大开大合的布局,千岩万壑,重岗复岭,奇崛逼仄,厚重坚凝,让人看的非常过瘾。而另一些山水小品,则是一幅“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的老庄气息,离奇超脱,缥缈轻逸,让人过目有神游象外之妙。鲁迟的花鸟系列,笔墨更有蹊辙,四时朝暮,风雨晦冥,具象抽象,得于心,应于手,随象布形,任出笔端,让人轻松感觉到他在绘画方面过人的天赋与才气。石涛说“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成,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 鲁迟这个人,就是个与生俱来的画家。他的心,玲珑巧慧又躁动不安;他的手,可成百炼钢,可化绕指柔。所以他的画,以笔为骨,以墨与色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格意趣为姿态,活活地形成了鲁迟自身的模样——带点豪爽,带点野逸,带点任性,带点不羁……
       比起那些年少成名的幸运儿,鲁迟的成功算是“姗姗来迟”。年近花甲才凭借过硬的实力闯进了艺术圈,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但是,这也正是鲁迟的幸运之处,没有过多订单的约束,前面几十年的自由摸索,让鲁迟在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书法,具象、抽象、意象等多种画科与风格之间转换自如。放眼全国画坛,能做到如此全能的书画家实在是屈指可数!
       鲁迟为自己这次个展取名“痕迹”,他应该是为了纪念自己一路走来一路探索的绘画生涯。我笑称:“鲁老师老啦!”鲁迟严肃地说:“不是老了,是真正沉淀啦!”忽然想起了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安于自欺欺人。”鲁迟当然不会自欺欺人,他开始清醒地回望前半生的艺术之路留下的痕迹,以便更清晰明朗地过好自己的后半生。我怎么感觉,鲁迟才刚刚迎来自己怒放的花期呢?一点都不迟!

作品欣赏

禅画之宗  新风生面

       佛学禅宗在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中,似乎已成为至高无上的圣境。高士求禅境的幽,凝聚着自身思想境界的静,若无旁汲的某种神怡。当代画坛之中,似乎亦出现若乎禅境的艺术之风,溶于禅思,化于禅境,成为“禅画之宗”。鲁迟即是我信仰此类画风的代表之一。
3.jpg
       1956年生于南京市的鲁迟,师从当代著名书画家、文物鉴赏家萧平先生。籍于85学潮的新风格论中,畅吸了现代与传统艺术的真谛的互补。在传统绘画艺术之中,吮吸了自唐宋以降笔墨技法和艺术思想追求;在现代绘画艺术之中,表现出自我对人与自然的理解;对现代艺术构成的表现,以传统的得笔墨技巧表现出现代装饰之美的“古典式”的大山大水之势。寄予传统中国山水画在“与时俱进”的现代艺术过度过程中,如何开拓出新的自我面貌。鲁迟的艰辛过程得以慰藉,因为其画作已得到诸多专家、学者、同道的认可,并为其所作出的努力感到骄傲。
4.jpg
       鲁迟将千里之境、烟峦之气、潺潺流水和山居人家能尽收于尺幅之中,不失崇高、幽运之气,山与山之间如平运视角的递进过程表现得旷达幽逸,如禅之外宗的神游之境。在丈素之中却表现出聚焦式的微观视野。通过细腻刻画,生动表现出眼前世界缤纷的美丽与喧闹,这也是鲁迟对生活中人与自然相存共美的心态之表现,是对大自然美丽的讴歌。这种以小见大,以大摄微的创作过程完全是鲁迟综合了传统修养与现代艺术构成,创造自我艺术风格形式的表现阶段。并将中国画的构成结合于现代装饰设计之中,完成现代装饰美学与中国画美学相互之间关系的转变,其厚积的过程将会有薄发的高潮,鲁迟对此充满了自信,众多媒介和艺术专家们都在拭目以待着他有更多的创造新风。

松房2006.3于金陵风雅堂

鲁迟山水画品读

        中国山水画发展至今,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20世纪初,“守成”与“变革”形成观念冲突,有远见的美术家相继抛出了各自的艺术主张,突显出现代中国文明冲突的广泛性与尖锐性,左右着几代美术家的创作思维。
5.jpg
       面对丰富的古代山水画传统,如何表现自我的审美感受,同时更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和气象?这似乎成为当今每一个山水画家无法回避的难题。山水画家鲁迟同样也面对这一问题,他以自己多年的不懈探索做出了回答。
       表面上看,鲁迟应该是个典型的文人山水画传人。他1956年生于六朝古都南京,曾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在知名书画家萧平先生门下学习传统绘画。多年来的学习使鲁迟深谙传统山水画的堂奥,掌握了诸多笔墨技巧和趣味形式,为他后来的山水画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6.jpg
       照理说,鲁迟接受的纯粹是正统的文人山水传统,其笔底山水也是一副地道的正统山水面目。然而,鲁迟并不囿于传统,而是有着自己的独到认识,——承袭什么,突破什么和创造什么,必须深入到前辈大师探索的核心,汲取他们突破樊篱锐意变革的思想精髓,来为自己寻找坚实的起跑线。因此,鲁迟较多地关注20世纪的革新派绘画,逐渐理解了先辈们的艺术真谛:“融合古今,折衷中外”,创出一种新时期的新国画来。于是,凭着其睿智和努力,鲁迟在不断的探索中与乃师和传统最终拉开距离,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山水图式和完备的技法体系:上取宋人画境,近釆西方形色,远观日本体制,糅合今人韵致,既摆脱
7.jpg
       笔墨中心论之桎梏,又不为江南地貌的狭小局促所限,于大山大水和浓墨重彩里呈现出氤氲气象,使传统山水画获得了一次转型的机会,创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综观鲁迟的山水画,其落眼于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他所做的种种努力,显然不失为一个艺术家的明智之举。奔放泼辣的笔墨、绚丽浓艳的色彩、雄浑迷茫的境界,以及阔大而又不失细密的山石造型,一切的一切都表明鲁迟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确切地说,鲁迟反复琢磨的主题就是如何在其一系列画中营造出一种似真非真的梦幻氛围、天地山川的深远关系、润泽苍茫的时空流变和树木枝桠的细碎繁密,——它们既是其一贯入画的母题,也是其精心表现的对象——从而构成了一幅幅非现实、非地域的非凡景象。
8.jpg
       于是,鲁迟在丈素之上异常小心地演绎着他对传统的理解,彻底抛弃士大夫式的游戏笔墨,严肃地创作、严谨地画画,像宋人那样一丝不苟地对待绘画。对他来说,绘画不再是业余之事,而是一种职业。这更是一种创作态度和观念,其用意就是试图培育出一种职业的、严肃的、现实的审美趣味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迟的创作实践足以从一个侧面表明当代山水画家的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即传统山水画如何在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确立其学科价值,提升其承载当代精神内涵的价值与意义。
9.jpg
       在传统取向上,鲁迟直入宋画。此外,在被董其昌以来的山水画界所贬斥的北宗山水中,他看到了对色彩的独特处理。两点糅合,构成鲁迟山水画的第—个特征。所谓宋画,其实是一种相对于“元画”的概念。著名学者童书业先生曾说:“宋人的画是哲学化的,艺术化的;元人的画是文学化的,游戏化的,所以宋人的画才是真正的绘画的本色,而元人的画只是文学与书法的图案化罢了。”他进一步指出:“宋画虽以象真为贵,但其所象的真乃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集中的而非普遍的,所谓以—个形体得全体的意味,正是宋代绘画全盛期的特色。”
10.jpg
       童书业对宋画的评价,应该也是鲁迟对宋画感兴趣的地方之一。作为山水画家,鲁迟显然没有对元画持什么偏见,笔墨仍是其造型的基础手段,只不过不是其最终目的而已。在这里,鲁迟对北宋的雄壮山水情有独钟,将北宋山水画中那种典型的细碎方正的皴法用笔作为自己点景画树时的常用方式,甚至还将此手段铺染全面,使在空灵中造就实密、繁密中蕴藉疏放,并以结构的节奏性布置来强化画面的气势与张力,在空间结构的单纯性与大的块面关系中显现出大山大水的朴茂之美。《云中山》、《山上人家》、《春山云霁》、《光影如镜》等作品的造境形式具体地体现了上述意味。
11.jpg
       再如《幽谷》、《飞瀑》,鲁迟在山树云水的造型上力求以近乎繁缛的节奏、细密的笔法将形象的互相渗透,而使山川、树石、云水浑成合一,并以形象的错位造成画面的梦幻感,在这里,意境的把握抽象于对真山水的体验,超乎常理的景物铺陈来自于对理想境界的渴求。画家所创造的极为个性化的视觉图式打破了传统山水的陈述性,强化了表现性和装饰性,正如一评论家所说,“将中国画的构成结合于现代装饰设计之中,完成现代装饰美学与中国画美学相互之间关系的转变。”
12.jpg
       而外来传统构成了鲁迟山水画的第二个特色。这里,他从西方绘画里汲取营养,将对热烈的色彩、强显的光影和洒脱的情感之综合感受注入于了自己的创造中,使其山水画总是隐含着一种潜在的异域倾向。一衣带水的东瀛绘画也似乎影响了鲁迟的创作。习惯上,鲁迟的山水画中少有卷轴之制,正方形的构图、高远的透视,对天与地、山与水、树与石之主题的关注,极繁密的局部细节与极虚静的氤氲之后的结合,与外来传统颇有渊源。只是,鲁迟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融合运用,这是他的过人之处。在《梦游太行山》、《青绿山水》、《月光奏明曲》中,鲁迟巧妙地将传统北派山水画的造型符号赋以新的意味,那经规范强化了小斧劈皴、折带皴所构成的造型山石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粗犷浑厚的气象,均被统一在严整大块的浓艳色调中。这里,画家显然放弃了传统山水画中那种淡泊疏荒的孤寂情绪和那种过于含蓄内蕴的笔墨处理,突出的乃是其山水画中明朗而深邃的意象。所有这些,无不反映出画家在以自然法则强化精神性表现了画的独特思考和有益探索。
13.jpg
       当然,鲁迟还处在探索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他在长期的积累中已经找到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鲁迟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迈向更加丰富的艺术人生。

万新华于南京博物院

寂寂空山著胸怀
幽幽虚谷寄才情
——当代著名中青年实力派画家鲁迟的精神寻绎

       未和鲁迟先生接触之前,就曾看到过有关他的各种大篇幅报道和压题照:身着粗布盘口土衣,手持烟斗,嘴角上留有标志性的八字胡,神态狂傲拔尘,好一副大家风范,确实承袭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寡淡远尘之孤傲。感觉先生既有李太白放浪形骸、狂傲不羁的风骨;又有东坡居士的浪漫才情。鲁迟先生的绘画天才令我折服,他追求艺术与人生高境界的坚韧的毅力深深的打动了我,我更为他的傲然风骨动容。
14.jpg
       贸然拜访,心里自然忐忑不安,因为文人多恃才傲物,电话里简单说明来意,不想先生竟爽快答应接受采访。走进先生安在文化一条街深处的画室,正对门墙上的一幅《正气图》让人眼前一亮,灯光照射着斗室,可以想象先生终日就是在这里绘画、写字、读书的。先生放下手中的画笔亲自泡上了上好的花茶,在我喝茶打量的工夫,先生已立于书案前,提起蘸满墨汁的毛笔,娴熟铺开两张宣纸,不一会工夫就写下了“春花秋月”和“清心养怡”八个大字,题款、钤印……初次造访,即承先生高怀雅谊,主动惠赐墨宝,晚辈何其幸哉。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认识了生活中真实的鲁迟。
       真正对先生有所了解,还是来自于他的绘画。
15.jpg
       物境——
       虚实相生,于情理形神之间
       中国画史上,山水、花鸟、人物、昆虫俱工的画家并不多见,鲁迟先生就是—个诸门类俱臻上乘的全能画家。
       “物镜”作为中国画追求的第一境界,亘古不移。谙熟于画史的鲁迟,当然早就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这是时代情致的链接所致,抑或是他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更为“物”所动,于是便有了—种发自内心的狂热。
16.jpg
       最先的感觉就是,他用独特的视觉,独特的语言,独特的心境并巧妙把传统和现代巧妙的糅合在一起。在他的作品中,既取宋人的层峦叠嶂、飞瀑流泉,也得元人的雄奇丘壑、蓊郁山林。在这些基础上,先生又从西方绘画里汲取营养,将对热烈的色彩、强显的光影和
       洒脱的情感之综合感受注入到了自己的创造中,历经消化融合致挥纤毫之笔方寸之能则千里在握。使其山水画总是隐含着—种潜在的异域倾向。鲁迟先生的作品无论是小品或是长卷宏制,无一不是自然或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
17.jpg
       鲁先生人品高尚,气节清刚,是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度责任感的艺术家,他一生追求把中国画从文人、士大夫的金字塔中解脱出来并让其走进民众的广阔田地的艺术理想,他以百姓之心、童心、喜乐心、平常心作画,让活泼质朴的精神涓涓不息地涌动,大大开拓了中国画的天地,他山水、花鸟、人物、书法、摄影、影视美术、空间艺术、视觉平面皆有涉猎且造诣深厚,寂寞求道、持志敬业,以真气行笔,千笔万笔一气呵成,隔行不断,密密疏疏,相就相让,达到了“我手写我心”,心手双畅的高妙物镜。
18.jpg
       情境——
       新风生面,融禅学书意于一炉
       书画之路漫长而修远,唯面壁自修甘于寂莫,方可感觉其味清甘。—件好的艺术品首先以“情”而感人,表现“物境”的最终目的还在于传情。鲁迟先生不仅是“物境”传写的狂热者,他亦是一名“造情”高手,这更多地源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感受。先生通过中国画的本体语言,体现自身的素质、修养与智慧。
19.jpg
       缘览鲁迟先生部分作品,顿觉高古脱尘,如见禅扉。画中的每一个局部的笔墨,无—处不充满着无限的生命与禅机。他做到将中国画的载体——敏感、极易泛变的宣纸,与灵机玄动的毛笔运墨,承载出超乎象外的生动气韵,营造出素质高格的艺术形式的超然山水佳作。
20.jpg
       鲁迟先生将千里之境、烟峦之气、潺潺流水和山居人家能尽收于尺幅之中,不失崇高、幽怨之气,山与山之间如平运视角的递进过程表现得旷达幽逸,如禅之外宗的神游之境。在丈素之中却表现出焦距式的微观视野。细腻的刻画融天地玄机、禅学佛理、传统哲学、人生
境遇于一体;将中国画的构成结合于现代装饰设计之中,完成现代装饰美学与中国画美学相互之间关系的转变。
21.jpg
       意境——
       气象万千,能到古人不用心处
       画面最终要由“意”而得“境”。鲁迟先生在物境与情境表现都获得成功之后,加上他对画理画法的透彻领悟,其画之“意境”自然而然进入了极佳境地。
       先生笔下的西北大漠,云山逶迤,浓厚粗犷;奇山怪石,堪称—绝;黄土高原,莽莽苍苍;甘南秀色,浓郁苍翠;古塬黄河,气势磅礴,洪波涛天;整幅系列画面组成了一首无声的瑰丽边塞诗,一曲曲有形的激越大风歌;先生的画,苍劲有力,开合有度的线条;飘逸俊秀、干净利落的墨彩;开阔博大、状物传神的构图;浓淡相宜,对比强烈的画面;苍茫郁洁的明暗,浓厚凝重的力感;精雕细绘的描写,深邃豁达的意境,无不给人—种心底的震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表现了先生笔下的山水新、奇、特的意境。在先生的画里弥漫着浓郁的自然美,充盈着雄浑的阳刚之气,豪迈洒脱,气象万千。
22.jpg
       综观鲁迟的山水画,其落眼于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他所做的种种努力,显然不失为—个艺术家的明智之举。奔放泼辣的笔墨、绚丽浓艳的色彩、雄浑迷茫的境界,以及阔大而又不失细密的山石造型,—切的—切都表明鲁迟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确切地说,鲁迟反复琢磨的主题就是如何在其一系列画中营造出一种似真非真的梦幻氛围、天地山川的深远关系、润泽苍茫的时空流变和树木枝桠的细碎繁密,它们既是其—贯入画的母题,也是其精心表现的对象,从而构成了一幅幅非现实、非地域的非凡景象。
23.jpg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先生山水画中“棱棱凛凛有生气,奕奕有一种风流气魄,爽爽有—种凛然正气,浑然无迹地气蕴干虚灵变幻的墨线里,展现出一幅铮铮傲骨!先生已步入了他作画的辉煌阶段,相信他的艺术生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蓬勃旺盛,悠远绵长!

花霞 2007.6 于金陵品书斋


闻香下马
——品著名画家鲁迟的绘画杰作

       著名画家吴冠中在1989年3月的春寒科峭之中的巴黎参观了那儿的东方博物馆之后,发现该博物馆和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以及波士顿博物馆一样。所展出的中国古代绘画,从近处看笔墨巧妙,博大精深,但从远处看呈一片灰黄色的图案,看上去颇为雷同。吴冠中十分遗憾地指出,这些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画陈列的所在处可说是门庭冷落几可罗雀。几乎没有人来欣赏。我非常敬佩吴先生说真话的勇气,他不是不爱国而是爱得太深,不忍说假话。
24.jpg
       如果吴冠中先生有机会到南京文化一条街小巷深处鲁迟画室来欣赏一下鲁迟先生的画作,他会深感欣慰。鲁迟的绘画作品采集并吸收了西方绘画的语言来表达隽永含蓄的东方情调,他的作品色彩鲜亮,节奏跌宕,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深巷酒香,闻香下马。初夏的一天下午,我们穿过了文化一条街的小巷深处,如愿地来到了鲁迟先生的画室。
25.jpg
       访谈先从看画开始。
     《古烽火台》是一幅令人惊心动魄的杰作。在画家鲁迟的笔下,我们仿佛看到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沧桑的历史年轮:长城的烽火台下,七国的战车在这里轰鸣不已,刀剑戟斧在苍茫的天空下铿锵着溅着血花;烽火台下,峻领峰峦起伏,岩石在时间里苍老,数千年的岁月,孟姜女在此饮泣在此恸哭,戍边兵卒在此呼唤在此呻吟。这一切的联想都来自于鲁迟先生高超绘画技巧及深厚的文史学养,试看此画中所运用的笔墨与皴法,尤其是后者似落茄似雨点又似牛毛之皴。画中山石草木,阴阳向背和纹理结构笔笔到位,毫无“空、乱、薄、脏”的弊病。
26.jpg
        鲁迟先生的山水画有一种雄浑秀丽的磅礴的气概。请看他的西藏组画中的部分画作。
        如果仅仅用一些美术理论去印证鲁迟先生的画作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用心灵和眼睛去感受。《圣山之峰》是一幅非常神圣的画作,面对这幅画我们如见佛祖的肃穆端庄,观音菩萨的慈悲沉静。画中圣峰蜿蜒直上云端, 山峰披着白雪,大自然中的雪本来就晶莹洁白,但一经鲁迟的笔端飘出,更显得无比纯洁无比高雅。在技法他是十分高明的,他所画的雪景之圣洁是用其他颜色衬托出来的。在深蓝、蔚蓝、浅蓝色的衬托之下,产生了洁白静穆的意境。齐白石老人曾说:“最精彩的画应当有险境的。”鲁迟先生在这幅以冷色调为主的雪峰画中,却大胆地运了一部分暖色调——在一轮圆月下即将在天际消逝的晚霞,使这幅画在“险境”中呈现画家的胆魄的魅力。这些特点在他的《峥嵘岁月》、《夕照贡嘎山》、《古格王朝遗址》等作品中都能让观众领略到。
27.jpg
       纵观中国绘画史,我们可以见到任何一种新的画派、新的风格、新技法的产生都是“借古而开今”的。明代王世贞说:“山水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这里的每一次变革,就是一种创新。而到了近现代,石鲁、黄宾虹、傅抱石等大师的求新求变更是令人仰慕而敬佩。我们在观看鲁迟先生大量的山水画之后会发现,他的画如《春山何似秋山好》、《云贵山寨风云起》、《徽州组画》等作品,在笔墨技巧上,既有古代北派爽利硬俏的皴法,又有南派清润浑厚的墨法,有时二者融为一体,笔墨交融,线面结合,刚柔相济。他的山水画作品有的精勾密皴,有的泼墨挥写,有的浑厚浓重,有的轻逸淡雅。鲁迟的山水画中的有些作品常常是实景又非实景,或如黄山云海或如娥眉奇峰,或如珠峰神奇或如西湖胜景,他是借山水描绘传中华民族之魂魄。
       据笔者所知,我国许多山水画大师除山水之外,诸如花卉、人物等画种并不擅长,甚至在山水画中需要画点人物的时候,常常请学生代笔。当我看到鲁迟先生所画的人物画和花鸟作品的时候,不禁对他全面的绘画才能感到深深的敬佩。由此,我想到了多才多艺的绘画大师大风堂主张大千先生。目前鲁迟尚未达到张大千的水平,但就多面才能来说毫不逊色。
29.jpg
       明代上元(今南京)人张大风善画钟馗。张大风梦见钟馗问他:能不能再画一百张钟馗像?后来,张大风果然画了一百二十二张钟馗像。鲁迟先生对钟馗人物画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一年来他所画的钟馗像也不下百幅。在他的笔下,钟馗或佩剑、或执笏、或祈福、或寻梅、或闲坐、或读书、或嫁女、或对镜、或瞌睡、或瘙痒、或扶醉、或捉鬼、或品酒、或夜巡等。且看他画的《正气图》:画中钟馗双目圆睁,横眸冷对,手在袍里犹见其紧握剑柄,随时准备拔剑斩妖,须臾不忘除恶捉鬼的使命。此画用笔富于变化,衣纹流畅,下笔果断,凝重而有韵律与体态眼神相呼应。通过准确的造型与神态,将钟馗进士傲岸刚直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并有一种不可一世的威严气势。   
30.jpg
       鲁迟先生非常倾慕八大山人朱耷独立不羁的品格与画风。他常常用朱耷的诗句自勉,其诗句为:“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不受古人欺”的含意是既尊重传统,学习传统,但又不能一成不变地跟在古人的后面不思创新,不求发展。鲁迟认为山水画讲究水墨之美,人物画讲究线条之美,而花鸟画则讲究色彩之美。
       鲁迟曾经临摹过不少古人的花鸟画作品,对徐熙、黄荃、恽寿平等花鸟画大师的画技也熟识在心,但他并不一味地不加选择,而是取其精华,并开拓自己独创的花鸟画艺技,形成自己的面貌。
31.jpg
       请他所画的《晨露》,这是一张画得非常精彩的荷花图。明清之际的花鸟画大师恽寿平在一幅《虞美人》画上题款:“此花有光,有态,有韵”,这里关键是一个“韵”字,他还认为“传神难,传韵尤难”。何谓“韵”,《说文》:“韵,和也。”由此可见,“韵”就是花卉总体的审美表现,是综合的美感。为了得到荷花的一种神韵,鲁迟先生常去玄武湖观看荷花在水中的种种姿态。正如当年恽寿平为了画菊花,  自己为自己制造一种情调——“横琴生思, 庶几得之丰姿淡忘之表”、“于深秋池馆,昼夜徘徊”、“风月一交,心魂再荡,抚桐盘桓”。鲁迟先生正如恽寿平一样将自己的情感和荷花的风云交融在一起,画出了荷花的神韵。画中荷花呈淡桔色,花朵在光线的作用下边绿染成白色的晕斑,衬出荷花的艳丽。开放的花朵中点出红心和白丝黄蕊。荷花之下有一只鹅黄色的蝴蝶,在晨露中似睡似醒。上边的荷花与下面蝴蝶相互呼应,顾盼生姿,风情万种。真可谓不可多得的佳作。
32.jpg        再看《风动荷香图》,画家选择荷花最婀娜多姿、舒展妩媚的那一刻,牢记在心,将荷花绽放的一瞬间酝集在胸,而后在画纸上挥毫,此时这两多荷花已不是原本的荷花,而是大自然之美与鲁迟心中的美的再一次融合的美。因此,他笔下的荷花艳而不俗,丽而不浊,淡而清逸明净,浓处深沉浑厚,毫无火气、俗气、脂粉气、恶浊气。    ”
33.jpg
       这些绘画作品是鲁迟先生千锤百炼的功力和艺术灵性天赋综合而成的累累硕果。
       这次和著名画家鲁迟先生品茗谈艺赏画之馀也有一番感慨,作为六朝故都的南京画坛,名家林立,高手辈出。所谓“大师脚下无大师”。但笔者以为长江后浪推前浪,艺术长河总是奔腾向前的。谬称大师固然不足取,但妄自菲薄,无所作为,也非大师们在九泉之下所愿见到的。鲁迟先生以他的非凡天赋和精深功力正在不断进取,他在绘画领域内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陆拂明2007.6.3于金陵听涛卧雪楼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江苏书画艺术网 ( 苏ICP备11025583号-1 )

GMT+8, 2024-4-17 04:38 , Processed in 0.2717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无锡市易建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